美国传记/剧情电影《萨利机长》
于2016年上映
由克林特·伊斯特伍德导演
托德·考马尔尼基 ChesleySullenberger 编剧
影片讲述了2009年1月15日
“哈德逊河上的奇迹”事件震惊全球
萨利·索伦博格机长驾驶的飞机引擎在空中突然失灵
他当机立断
迫降在哈德逊河面上
挽救了机上155名乘客和机组人员的生命
然而
尽管萨利机长因高超的飞行技巧和史无前例的英勇行为赢得公众及媒体的广泛称赞
随着事故原因调查的展开
他的声誉和事业前途却遭受了摧毁般的影响
前段时间集中上映的美国片很有些似曾相识的感觉
梅尔·吉布森拍了太平洋战争题材的《血战钢锯岭》
它让我联想到了10年前克林特·伊斯特伍德的同类题材电影《父辈的旗帜》
而克林特·伊斯特伍德最近又交出了什么答卷呢?是《萨利机长》
…… 此处隐藏1288字 ……
认为它肯定是正当而合理的
同时也带着不可言说的调侃味道
这在官民之间形成了一道隔阂
官媒表述时是一本正经、严肃而正面的
“中国特色”是一个褒义词
而一旦到了群众们的嘴里
它变得滑稽而低俗
它指代了很多大家习以为常却又鄙夷不齿的社会现象
仿佛它真的很“色”
彻底沦为了一个贬义词
究竟是什么让同一个词汇演变成为了两极分化如此严重的一个常用语呢?我百思不得其解
是我们为之自豪的八股文新闻通稿
还是我们沾沾自喜的和谐社会?我们不能把什么现象都盖以“中国特色”论调而予以合理化与麻木化
因为很多时候它并不是一块美丽的遮羞布
无法掩盖其现象背后不合情理的本质
所以
不要用什么“只有民族的
才是世界的”之类的言辞来欲盖弥彰我们落后于世界的差距
只有当更多非“中国特色”的文化现象出现时
我们才能真正成为世界的一员